变压器资讯

当前位置:变压器 > 变压器资讯 >

《尚书》载太甲既立,不明。伊尹放诸桐。是历史上臣放君先例吗?

发布时间:2023-12-21 00:10 作者:admin 来源:未知 点击: 标签: 伊尹 不明 甲既 载太 尚书 放诸

  这个题目,可能需要分两个问题来讨论。

  《尚书》,原来称《书》,有今文和古文之别。

  今文《尚书》,是原来的秦博士伏生,在西汉初口授,弟子们用汉隶记录而成的,所以叫今文。

  古文《尚书》,分几个版本,有孔子家传本、汉皇家藏本、河间献王本等,因为是用秦之前六国文字书写的,因此称古文。

  古文《尚书》二十八篇,今文《尚书》拆分了一篇,成为二十九篇。但是,不论古文本还是今文本,里面都没有记载本题目内容的《太甲》三篇。

  《书》或者《尚书》里,有没有《上甲》篇目呢,还真可能有过。

  证据是,战国时期的孟子,在《公孙丑上》和《离娄上》中,有“天作孽,犹可违;自作孽,不可活”这句话,并注明引自《太甲》。

  此后,《礼记》的《表记》、《缁衣》、《大学》里,也引了《太甲》的只言片语。

  以上的引用,并没有提到伊尹放太甲这件事。

  一百余年后的东汉,发生了一件事——和帝时期的大臣张霸,自称发现了一百二十篇的古文《尚书》。但是很快被发现,这部书是他伪造的——他把今文《尚书》的二十九篇,拆分成数十篇,再以《左传》和《书序》作为收尾。把戏被拆穿了,但是所谓《百篇书序》流传了下来,还被说成是孔子所做。

  再往后,就是又晚了二百多年后的东晋,元帝时的豫章内史梅赜,献了一部所谓孔安国作传的伪古文《尚书》,此书五十八篇。在这部伪古文《尚书》里,有《太甲》三篇。

  题目中说,“《尚书》载云云”,大概指的就是伪古文《尚书》所载了。不过,这部书中《太甲》关于伊尹的内容,基本来自《史记.殷本纪》。

  司马迁写《史记》,对于《尚书》很重视。前所述及的古文《尚书》二十八篇和今文《尚书》扩展为二十九篇,太史公能够使用的材料,都用上了。

  这是因为,今文经学的泰斗人物伏生,就是司马迁的老师。同时,古文经学的翘楚孔安国,也是司马迁的老师。

  于是,第一件事,司马迁所引用的不论是古文《尚书》还是今文《尚书》,都没有《太甲》;第二件事,司马迁在写《史记》的时候,还参考了许多其他的史料,以及自己在民间搜集到的古史信息。

  比如,《书》中可能曾有《太甲》篇章,孟子已经说到了,可是后来佚亡了,司马迁也没能看到。但是,《左传.襄公二十一年》记载“伊尹放太甲于桐宫”,就比孟子更早了一百年以上,司马迁采用了。可能还有其他古籍。

  甲骨文的出土,验证了司马迁《殷本纪》的高度可信性。因此,现代的学者,对于《殷本纪》中所载伊尹的事迹,绝大多数持认可态度。

  《古本竹书纪年》说,太甲被放后,曾自桐潜出,刺杀了伊尹。北宋刘恕在《通鉴外纪》中,斥之为“流俗妄说”,以后也就没人再提此事了。

  至于“伊尹放太甲于桐宫”,或许是史上首次“臣放君”,如果“太康失国”不算的话。

  但问题的关键,并不在于“臣放君”,而在于为何“放”,“放” 后又如何了。

  如果伊尹放太甲于桐宫,然后自己称王,这也就和“后羿代夏”没了区别。

  而伊尹不同。

  他是辅佐成汤的功臣。成汤死后,因其子太丁早夭,于是由太丁之子太甲继位。可是,太甲“不明”,暴虐、乱德,于是伊尹不得不放逐太甲于桐。

  这期间,伊尹一方面对太甲加强教育疏导;另一方面,又不能令王位空缺,因此扶太丁之弟、太甲之叔丙为“代王”,自己则如《殷本纪》所说,“摄行政当国,以朝诸侯”——他履行的,是“摄政王”的职责。

  在伊尹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之下,太甲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翻然悔过。伊尹又将其迎回,重登王位,并成为一代明君。

  对于伊尹这一系列操作,《孟子.尽心上》评价说:“有伊尹之志则可,无伊尹之志则篡也”,这是说,毁誉也只在“一念之间”。

  太甲重登王位后,仍然倚重伊尹。《诗.商颂.长发》云:“是为阿恒,实左右商王。”《史记.殷本纪》说,“阿衡”就是伊尹。

  伊尹的的所作所为有没有可能呢?或许是有的。

  西周初年,武王去世,成王年幼,其实也是靠周公辅佐的,以致武王的兄弟们发起三监之乱,说周公想篡夺王位,于是有了《尚书.大诰》,周公以一口周原的陕西方言,代成王发布公告平定叛乱。

  在已发现的甲骨卜辞中,有关伊尹的占卜共130多条,数量多与很多后来的商王。

  从这些卜辞中可以看出,伊尹受到历代商王室的高度尊重,并接受隆重的祭祀——

  他能够附祭于商先公上甲和第一位先王成汤;伊尹与上甲以前的先公高祖一样,成为后世商王祭祀、求年、求雨的对象;伊尹与商王受到的祭祀待遇一样。

  从祭祀的排列顺序来说,伊尹重于太甲、而“代王”丙又排于太甲之后,这也说明,伊尹先放太甲;然后扶丙为“代王”,他行摄政之职;三年后,又迎回太甲为王,这件事的前前后后,是可信的。

  后羿代太康。《归藏易》借者起射羿而贼其家,久而其奴。解:后羿篡位后,不理朝政,四岀游猎,将政务交于寒浞。浞乘机射杀羿,占羿妻生子。占位六十年后夏复位。。

  《竹书纪年》昔尧德衰,为舜所囚也。舜囚尧于平阳。取之帝位。舜放尧于平阳。复偃塞丹朱,使不与父相见也。

  (以上是本人从网电子版购印)

  《尚书》所载,伊尹放太甲,臣放君,这其实是一种博弈,实质是王权与相权、王权与神权之争。

  臣放君,顾名思义,即是臣子逼迫其君下野,自己取而代之,或是摄政代管,或是另举他人为君。这种事情历史上很多,即便是在伊尹放太甲,在殷商之前,也不乏其例。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吧。

  帝颛顼高阳,是黄帝的孙子辈人物,他是昌意的儿子玄嚣的侄子,玄嚣是黄帝的儿子。玄嚣即少昊金天氏,颛顼生于若水,而实际主要生活在穷桑,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附近。颛顼在称“帝”之前,袭承了玄嚣金天氏这个称号;在黄帝死后,他上位,取代黄帝,称之为帝颛顼。

  如此,颛顼在称帝字之前,他是少昊金天氏,是东夷族群的领袖。

  静渊以有谋,疏通而知事;养材以任地,载时以象天,依鬼神以制义,治气以教化,絮诚以祭祀。一一《史记*五帝本纪》

  以上几句,是司马迁对颛顼的评价。

  共工,或共工氏,他是炎帝的玄孙,和颛顼基本是同一时期的人物。

  黄帝击败炎帝,炎黄联盟。共工氏,他和少昊金天氏一样,也是部族领袖,大致也属于东夷或东南夷族群。

  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触不周之山,折天桂,地维绝,天倾西北。一一《列子*汤问》

  绝地天通。上面讲的共工怒撞不周山,和颛顼绝地通天,其实是一回事情,即是颛顼与共工争黄帝的位子,炎黄联盟首领之位。结果是少昊氏胜出,称帝颛顼;而共工氏败北,“怒撞不周之山”。

  共工为什么怒?同为炎黄联盟,他与颛顼一样拥有备选代黄帝的资格,炎黄江山轮流坐,也许定立联盟之初,就有这个盟约。

  这样,那颛顼确实有可能就是臣放君的第一人。

  所谓绝地天通,即是颛顼在打败共工,取得帝位后,重新整合东夷和东南夷,加强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和管控力,把各个部族首领都可以祭祀天地,勾通神人的资格给没收了,集中到一人身上,即是只有做为联盟首领的帝颛顼,才可以代民祭天,直通上帝。这就是“绝地天通”。

  难怪共工氏要反对,要怒,最后去撞不周山。

  帝挚与帝尧,是俩亲兄弟,都是帝喾的儿子。

  帝喾崩,而挚代立。帝挚立,不善,而弟放勋立,是为帝尧。一一《史记*五帝本纪》

  司马迁《史记》明示了帝尧是取代帝挚而立的。

  挚荒淫无度,诸侯废之,而推尊尧为天子。一一清人马骕《绎史》

  这里讲是诸侯废了帝挚,是臣放君。

  即便尧代挚,也是兄弟臣子取代了帝挚啊!

  “尧幽囚,舜野死”,说的就是尧被舜放逐、舜又被禹驱离的事情,臣放君。

  尧舜当之亦禅禹,君失臣兮龙为鱼,权归臣兮鼠变虎。或云:尧幽囚,舜野死。一一唐李白《远别离》

  这是诗人李白的句子,认为尧舜都是被后任逼迫下野,是臣放君。

  同样,类似的,屈原《天问》中也涉及到这些问题。太长,恕不累述。有兴趣的条友可以抽空看看。

  昔尧德衰,为舜所囚也。一一《竹书》

  帝太康失国,昆弟五人,须于洛没汭,作《五子之歌》。一一《史记*夏本纪》

  这是司马迁《史记》所载的,说明夏后氏的太康这个“后”,这个统治者,他失去了对国家的掌控权。

  太康无道,在位二十九年,失政而崩。一一《帝王世系》

  同样讲了太康失政,崩,身死,被杀。

  太康尸位,以逸豫灭厥德,黎民咸贰。。。有穷后羿因民弗忍。一一《尚书*五子之歌》

  这是《尚书》上的内容。

  东夷族有穷氏后羿,杀死了夏后氏太康,取而代之。这个羿加“后”字,正如同夏后氏启一样,上古有三皇,有五帝,到夏启时代,称之为“后”。后羿上位,臣杀君自立。狠多了。

  同样,屈原《离骚》中也有提及。

  伊尹自商汤立国,建立殷商起,共辅佐了成汤、外丙、中壬四位商王。

  汤崩,太子太丁未立而卒,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,是为帝外丙。帝外丙即位三年,崩,立外丙之弟中壬,是为帝中任。帝中任即位四年,崩,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。一一《史记*殷本纪》

  诡异的是,成汤崩,太子太丁未立而辛,不明不白的死了;立的太丁的弟弟外丙,在位仅三年又死了;又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王,竟然四年后又死了;然后伊尹把太丁之子太甲扶上了王位

  伊尹放太甲于桐,乃自立。一一《竹书纪年》

  《竹书纪年》认为,伊尹不仅放逐了太甲,把太甲给幽禁了,而且,伊尹还取而代之,自立为商王。

  七年,王潜出自桐,杀伊尹,天大雾三日。一一《竹书纪年》

  《竹书》认为,太甲重新登上商王之位,是经历过一场宫廷惨斗的,最终,太甲杀死了伊尹,才得以重新回归商王之位。伊尹这个四朝老臣,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。

  我们知道,上古时期的王,往往就是部族的大祭祀,大巫,他有勾通部族与上帝的能力和责任。这个直接关系到王的权力的大小,对部族的掌控能力一一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。

  殷商时期,依然处于巫权和王权交合的状态,王权和神权还没完全脱离。

  商王太甲与大巫伊尹之争,实际上就是王权与神权之争。

  殷商重祭祀,史书和现代的考古研究都可以佐证,殷墟就在我身边不远,咱是正统的殷商后裔,是东夷少昊金天氏的流传。

  所以,即便太甲处决了伊尹,也必然会严格控制风声,并依商王之礼厚葬,祭祀。这是个聪明的王,聪明的办法。

  在我国历史上还是有皇帝被废掉的例子,虽然不多。

  伊尹废太甲算是很有名了,在其他书中也有记载,如伊尹放太甲在《史记·殷本纪》中记载:帝太甲既立三年,不明,暴虐,不遵汤法,乱德,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。三年,伊尹摄行政当国,以朝诸侯。帝太甲居桐宫三年,悔过自责,反善,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。帝太甲修德,诸侯咸归殷,百姓以宁。

  另外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霍光废刘贺。说起霍光很多人估计要也知道,但是他那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比他更有名,估计是人尽皆知了,汉武帝时的帝国双壁之一冠军侯霍去病。

  公元前87年,汉武帝临终前将8岁的刘弗陵托付给了霍光,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。霍光权力日盛,独揽大权,朝中无人可与之抗衡。后来,刘弗陵英年早逝,霍光和众大臣商议,决定立昌邑王刘贺为帝。

  刘贺称帝后,又不想处处听霍光的,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,后来又不断提拔自己的亲信,行为越来越猖狂。之后甚至公开霍光抗衡,霍光在朝中纵横多年,怎么能忍受刘贺这样的行为,更何况刘贺是他扶持上位的。

  后面还有董卓废掉汉少帝刘辩而立汉献帝刘协。

  皇帝被废,大多不闲,也有权臣弄权所致。

  但大多也是皇帝德不配位,或者掌控不了局势被废。

  不

  

《尚书》载太甲既立,不明。伊尹放诸桐。是历史上臣放君先例吗?

  

《尚书》载太甲既立,不明。伊尹放诸桐。是历史上臣放君先例吗?

  

《尚书》载太甲既立,不明。伊尹放诸桐。是历史上臣放君先例吗?

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

  • 新能源三合一是什么意思?

    2023-12-20

    三合一控制器,一般是指电驱总成三合一(电机,电机控制器,减速器)。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供应商或主机厂都在研发三合一的产品(乘用车为主)。比如 国外...

  • 无刷电机里霍尔元件和线圈

    2023-12-20

    你好!无刷电机里霍尔元件和线圈不用连接,霍尔元件是固定在定子铁心的硅钢片上的,它跟控制器相连共同完成电机启动运转的。...

  • 72v电瓶车控制器和电机怎么

    2023-12-20

    一般72V的电动车用1000W的电动机,配72V1200W的控制器,即MOS管18管。 电动车主要由电池,电机,控制器组成,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,通过控制器、电机等部...

  • 三相2。2千瓦的电机铭牌参

    2023-12-20

    2.2千瓦电机轴径参数有以下几种:1,2.2千2极 电机轴径 19 ,轴伸端长 40;2,2.2千4极 电机轴径 28,轴伸端长 60;3,2.2千6极 电机轴径 28,轴伸端长 60;4,...